常吃海鲜就不用补碘?福建疾控中心用数据告诉你真相
秋风起,开渔忙。海鲜最近福建人的不用补碘餐桌实现“海鲜自由”啦。多汁的福建海蛎、鲜美的疾控据告带鱼、肥嫩的中心黄花鱼……一口下去全是大海的鲜味。与此同时,用数一种关于海鲜补碘的常吃说法又出现了——“我们经常吃海鲜,不需要吃碘盐”。海鲜但经常食用海鲜真的不用补碘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吗?福建疾控中心专家用科学监测和数据跟大家说清楚:“吃海鲜=不用碘盐”真的是个大误区!
根据福建省近年开展的福建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显示,儿童、疾控据告成人及哺乳妇女的中心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范围,但孕妇群体的用数碘营养水平仍略低于推荐标准。这一现象提醒我们,常吃即使是在海鲜消费较多的沿海地区,碘摄入问题仍不容忽视。
那么,海鲜的碘含量究竟高不高?数据显示,海带(2950微克/100克)、紫菜(4323微克/100克)和海草(15987微克/100克)确实是碘含量高的食物。
但人们日常食用的大部分其他海鲜,如海蛎、带鱼、黄花鱼、鱿鱼等,碘含量其实并不突出:带鱼约为40.8微克/100克,大黄鱼14.9微克/100克,甚至不足鹌鹑蛋(233微克/100克)和牛奶(20微克/100克)的水平。
事实上,除了少数几类“高碘选手”,大部分海产品的碘含量与常见的肉蛋奶类相差不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海带、紫菜等虽然含碘量高,但实际食用频率和数量有限。例如,很多人并不会每天食用海带,每次摄入量也远低于100克。
再看膳食结构。根据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推荐的一天饮食摄入情况,一位25岁男性每日通过食物天然摄入的碘为67.5微克(烹调的损失率约为20%),远低于成人每日120微克—600微克的推荐摄入量。即便加上经常食用海鲜,也难以弥补这一缺口。而如果每天摄入5克加碘盐(约提供100微克碘),碘摄入水平则可达到适宜范围。
因此,“经常吃海鲜就不需要吃碘盐”是一个认知误区。在当前饮食结构下,碘盐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(包括沿海地区)膳食碘的重要来源。除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控制碘摄入外,绝大多数人需要长期食用碘盐。 (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)
- ·国际足联女足冠军杯:武汉女足绝杀大洋洲冠军 晋级第二轮
- ·康辉哽咽,撒贝宁落泪,朱迅痛哭!他们优秀的一生,只“欠”父母
- ·陪玩陪睡只是冰山一角,继王晶、向太后 周杰再曝潜规则 杨紫都难逃
- ·偶遇戚薇一家参观凡尔赛宫,李承铉负责带娃,3岁seven头发浓密
- ·海港花钱至少听见响 申花也听见一点 今年就差北京国安了!
- ·爆冷!卫冕冠军林诗栋2
- ·泉州中小学7月3日起放暑假 2021—2022学年度校历安排出炉
- ·一致通过决议!多国代表祝贺中方
- ·安溪18岁少女已成家中“支柱” 不菲学费成拦路虎
- ·NBA战报:鹈鹕127
- ·孙莉晒与俩儿女合影,11岁多妹穿搭时尚身高优越,弟弟也长大了
- ·懂穿搭的女人,把“卫衣”收进衣柜,这3件单品才是时髦密码
- ·零封对手!泸州门将范德顺一战“封神”!
- ·李悦洲真是宝贝!热身展全能数据,若2隐患补强将更强!
- ·2021年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公布 泉州34个项目入选
- ·连续4天逆跌,票房破5亿?击败陈凯歌夺冠,国庆档诞生了大黑马